他们在等待,等待南门的消息,如果南门被方突破,那么他们就全力攻城;可如果方攻不利,那么就休怪他们无义了。
无疑,这两镇节度是骑墙派,他们知投降与谈判完全不同,投降很可能丧失现有的官位,谈判则可能保留,对于二人而言,利益就是亲娘,谁给他们的利益多,他们就听谁的。
正如徐守仁所料,城外两镇节度正在观望,一万大军在第一波攻城中就损失了千余人,这令他们恐惧,如果再攻上几次,就算北门被攻,自己至少折损一半兵力,那么,以后怎么办?
面对如此大的敌人,他们想想都觉被压得不过气来。
据明军校尉禀报,叛军除了第一次攻城相当凶猛之外,接来的攻如同演戏。
他们期盼着城上明军能派人与他们谈判。
而幸运的是,北城门上已经派人来谈判了。
是人都明白,就算现在叛军取得全胜利,可真要把明国惹了,大军压境,靠自己这些军队,被歼灭也是早晚的事。
这现象如果发生在百里无忌的嫡系军队中,尚可能理解,但发生在大理百姓中。这让徐守仁实在无法想通。
但现在有了,北门方被重创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他们耳朵里。
徐守仁令明军校尉选一个机灵的士兵,从城上系绳索放城墙,去劝降城外叛军。
而让他们最害怕的是,他们的敌人是明国。
他们至所以上方这条船,那是因为开始时,方的对手是段思聪,而当时明国是声言支持氏的。
但他们并不想真正与明国作对,这样以卵击石的事,傻才呢。
该是时候重返他们了。
当第一次攻城,被城上明军和四千青壮用如雨的手榴弹炸退之后,叛军就没有一次象样的攻了。
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?
当徐守仁赶到北门时发现,北门的战斗简直如同儿戏。
在这个以军队为家命的时代,再没有比这更让他们恐惧的了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一章继续阅读!)
徐守仁知,城外叛军可能还在犹豫,因为,他们需要一个准确的消息。
所以,他们不再真攻,而是拖延,甚至连箭矢都不再往城上,因为害怕造成明军的伤亡之后,就没得谈了。
徐守仁写了一封劝降信让士兵带着,信中写着,南门叛军重创,尔等若立即投降,则既往不咎并保留官职,若继续助纣为,待明军主力赶到,一切就晚了。
徐守仁并没有令回转,他知。现在自己回去本无济于事,他所能的,就是立即会合北门明军,然后再图收复南门。
所以,他们想想也对。
外面的敌人,很有可能是想成为“自己人”了。
仅用了半个时辰,一个明军士兵就搞定了一万大军,这是何等的效率?(未完待续)
到后来,方劝说他们,要以占据大理府为与明国讲条件的筹码,以争取更大的利益。
沉许久,徐守仁了笑意,他想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