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朝为田舍郎
  4. 朝为田舍郎 第407节

朝为田舍郎 第407节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鲜于仲通率蜀军关中平叛,李隆基来到益州后发现整座节府几乎人去楼空,只剩了几名重要官员维持剑南的行政运作。

太平,好像真的不远了。

蜀中,益州剑南节府。

安禄山谋反,杨玉环离开,风烛之年的李隆基其实已经心灰意冷了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“全军营,开赴潼关,派斥候严密监视安城附近叛军兵调动况,随时回报。”

于是这一路上李隆基暗中密旨调集沿途地方军队随驾护侍,甚至连官府和商贾地主私募集的团结兵也照单全收,当天圣驾到达益州时,李隆基的队伍多了许多军队,只论人数的话,几与禁军将士相等。

李亨在没有任何请示的,竟然在灵州登基即位了。

百年后的史书上,该如何评论他这个皇帝?

全军呼过后,在将领们的命令,大军营西,向潼关开

……

“便如此吧…

李隆基已经七十岁,这辈注定无法翻盘。叛或许能平定,但他已不可避免地永远钉死在大唐历代皇帝的耻辱上,后人说起他来,开元盛世值得一提,但更墨重彩的是他差当了亡国之君。

李隆基在剑南节府的日过得颇为惬意,不过比当初在安时还是勤勉多了,他开始恢复了当年的开元圣人的模样,每日与朝臣议事,也亲自批阅各地辗转送来益州的奏疏。

顾青瞥了一沙盘,笑:“先庆功,传令全军将士兴几日再说,叛军会反扑,但不见得多疯狂,丢了潼关,他们想必已清楚,从今日起,王师与叛军的攻守之势已转换,现在到咱们攻,而叛军只能仓惶防守了。”

结果明君回首一掏就丢了京城和一半江山,光鲜亮丽的盛世一夜之间风雨飘摇。

:“各位将军莫怪学生扫兴,潼关已破,一步叛军必然疯狂反扑,伪帝安庆绪在安称制,叛军不会轻易弃守安,接来恐怕有一场恶战,如何调兵遣将,还要靠顾公爷金手拨。”

此时,天边已见鱼肚白,黎明前的第一抹曙光刺透黑暗,投在大地上。

大唐的历代皇帝从来都是雄视天,威服四海,就算武后时有两个不争气的,但朝堂上掌权的人也是势至极,四方蛮夷莫敢不从。从来没有过被叛贼打得丢了京城抱鼠窜的皇帝。

第五百六十六章 君王迟暮

禁军的哗变虽然被陈玄礼压了来,但也造成了很多后遗症,李隆基表面上原谅了禁军哗变,当众发誓既往不咎,但李隆基心里已彻底不相信禁军了。

帅帐众将顿时收起了笑容,神变得严肃起来。

听到太李亨在灵州即位的消息,李隆基心神俱裂,惊怒之当即就想圣旨颁行天,告诉天人太得位不正。

然而心里某个角落有个神秘的声音反复说着一句话,“卸了权力,也卸了压力,真好”。

直到今日,力士一脸仓惶地匆匆殿,告诉了他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。

然而从上月起,不知为何,各地官员的奏疏却已收不到了,李隆基发现自己案的奏疏越来越少,最后一本都没有时,顿觉有些不对劲。

连串命令达后,帅帐外的大营空地上忽然发惊天动地的呼声,显然外面的将士们已经知潼关收复的消息,大家都知收复潼关对整场平叛之战意味着什么。

信的右相杨国忠被杀了,最的妃杨玉环跑了,如今的李隆基心寥落得像厂和小姨跑路后的温州革厂岗职工。

是啊,真好,从此不再是皇帝,也不必再背负重担。

跋山涉来到蜀地,剑南节度使却已不在,没有收获预期中的风光迎接仪式,李隆基心中原本有些不悦,然而想到勤王圣旨是自己亲自颁的,鲜于仲通也是奉旨兵,李隆基倒也没法挑理了。

“派人向庆州城天御驾报捷,请朔方军合夹击战略,向南方缓缓推,给叛军造成压力,安西军固守潼关,并将伺机分兵寻找战机,逐一歼灭安以外的叛军,两军对安呈合围之势,以叛军军心。”

李隆基算是开了先河,尤其是在他的前半辈,他还是被天臣民众齐颂,赞他远迈太宗宗皇帝的盛世明君。

一个七十岁且痛失人和臣的老人,只能用这方式来维系自己的安全了。

李隆基的临时行便在剑南节府

李隆基已经七十岁了,他的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,他的帝王气象里充斥着暮气与压抑,他像一只血统贵的狗,虽然锦衣玉一生,可年迈的他已经没有力再讨主人心了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