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精品其他
  3. 熟悉的陌生人(韩少功文集)
  4. 第24章 心想

第24章 心想(2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文本论正在变成唯文本论。这现代行哲学消解自然,颠覆真实,宣布“能指”后面没有“所指”,表述不能指涉事实,一句话:梨的概念并不能反映梨,真梨可寻。国“新批评”及其各学术盟友提倡纯文本研究,认为文本就是文本,真理取决于修辞,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。至于文本与作者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关系,在他们看来,既没有必要研究,也没有可能研究。

作为人的载,作为价值观的沉积和凝固,文科知识的无限增聚也可以使大学成为神摹本和神假面的产地——如果学人们不能用生命将其一一重新注心血。

这就是“主的丧失”吗?就是消解派哲学家们所预言和向往的“人的消亡”、“人的退场”吗?



哲学对传统人文有一定的消毒功能和灭杀功能,暂且放不提。有意思的是,人们不妨瞥一理论的特定背景。它发动于工业时代,生成于欧都市的学院氛围之中,可谓应运而生,适得其所——这哲学的产地确实盛产文本,文本而已的文本,盛产词语的作,观念的游戏,结构的单,逻辑的自我复写,还有总显得重脚轻的各文化英。没有亲历战争的人阐释战争,没有亲历苦恋的人咏叹苦恋,没有亲历英雄业绩的人在大写特写英雄……国一些大学喜办写作训练班,就是在鼓励学院才技术活。在这,文化不再来自生活,不再来自生活的文化本成了最实际的生活,成了新文化的动力和素材。从书本中产生书本,从书本所产生的书本中产生书本。他们是一千哲学来的哲学家,是几千电影浸泡来的电影家。技术化成了常见的归属,血里更多地淌着油墨和激光盘的气息。积重厚的文化外壳里日渐空心。

安迪·沃霍尔在一个机无往不胜的年代。工业不断造新的文化设备,大学便是其中之一。从表面上看,大学越来越像工厂。教师不过是技工,教室不过是车间和线,毕业生则需要面向市场的广告和推销。大学不再秉持旧时代那“全人”或“通才”的神话,只是以工业为蓝本,实行越来越细密的分工,把学生训练成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。它越来越被人们视作一个有效的投资项目,被纳算和规划,学会对市场拉拉扯扯表示亲近。

时用五十张彩和黑白的梦像拼贴新作,用汤罐皂盒装新作。他发现原作的意义已不存在,原作就是复制,可以批量生产,于是留了一句名言:“我想成为机,我不要成为一个人。我要像机一样作画。”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这是唯文本论的胜利——一个非人化的文本世

工业打破了以往的知识垄断,消除了以往的知识短缺,却大规模普及和加剧了文科的无状态——这表现在爆炸似的资讯增量中,一个人要成功地保持知识的实践品质,要神的个、原创、真实,相对来说十分困难。这倒不是说知识越多越愚蠢和越反动,只是说资讯爆炸,对人的消化和把握能力提了更更苛刻的要求。一不小心,每个脑袋都满异己经验,肩上差不多着别人的脑袋,或着一个文化的公共脑袋。

大学发育了大的理科,也迫使人文学科就范,却不能像对待理科那样,给文科提供足够的实验手段。于是,人文分离的可能大大超乎从前。一般来说,一个现代人是这样走文科的:从小学读到大学,可能还读到博士甚至博士后,整整读去一个人的半辈。他或者她界开阔,见多识广,只是没法将其一一力行,吃了梨以后再来说梨的滋味——这原始而理想的认识模式,似乎带有过多的农业文明意味,在当今的资讯时代已显得迂阔。他需要吞的课程太多,课余时间只够勉足球、香糖以及观光旅游,要他亲历更多的实际人事无疑是苛求。他们当然可以像毕加索或更那样,去寻找非洲或少数民族,去文明的边缘发掘人的原真和丰富,问题是,这觉悟和勇气,越来越被视为老派、累人、不讨好的愚行,实行起来也不无困难。因此,除了特别的例外,大学意味着文化日渐远离原型,只有一大堆间接的、复制的、再生的、缺乏经验亲证的知识。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忧虑文科大学要不要办,要怎么办,不是完全没有理。

这句话说得很聪明,本倒不像是复制,不像是机人的拟音——他何须急匆匆地自愧为人?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